t.鼓励孩子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所有社会技能的基础,是一种天生的品性。富于
善良体贴和乐于助人是孩子的天性,只要父母从以下几方面来
采取措施,将使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有更多的同情行为。
(1)期望孩子表现出同情心和责任心。世界上存在各种社
会价值观念,而只有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才
能真正影响孩子。要让孩子有同情心、体贴人、富有责任心,
父母必须要注意自身的言行,提高对孩子的期望与要求,而不
能对孩子采取纵容的态度。在家庭中父迢必须清楚明白地规定
家庭成员的各项责任t并做到一视同仁,即使对孩子也应该要
让他负有某些责任。如孩子3岁时就可以要求他自己的事自己
做,甚至帮助家长干些简单的家务,如探桌子;随着年龄的增
长,所于的家务及所负的责任应该逐渐增加.且不应该附带任
何奖赏或许诺。做父母的应该明白孩子于家务,这是他应该于
的事,是他帮助他人的一个方面,而不能将孩子干家务与奖赏
拄起钩采,
(2)教会“孩子随时随地做好事”。这是培养孩子同情心
的员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做好事不应在乎大小、简单蟹
杂,只要是有利于他人的行为都应该去做,如为别人开门,电
话问候生病的朋友等。“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样,做好事一旦
成为一种习惯时,孩子们将会不满足于这些,而去做更有利于
他人的事情。
(3)让孩子参加杜区服务。父母应和孩子一道有组织地去
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定期帮助他人.这不仅能培养孩子关心他
人的品质,也能教会他们许多社会技能.使他们懂得合作的重
要性,这是高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社区活动是适合孩
子参加的,如参加拯救濒危物种的组织;帮助邻居打扫卫生;
结老年人阅读书报;给生病的小孩做玩具等。当然,要想让社
区股务活动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父母必须选择有意义的事
并鼓励孩子积极去做,并尽量与孩子一起参加。
总之,要想让孩子关心爱护他人,富有同情心,亲身经历
是必不可少的,应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区活动,并在实践
中培养孩子做好事的习惯。因为光靠父母的灌输是远远不够
的,毕竟孩子无法真正懂得关心爱护的含义。
2.要让孩子有羞愧感和负疚感
一艇的父母比较重视培养孩子努力去获得成功,由此而获
得成就感、自豪感,努力帮助孩子获得这方面的正面情感是正
确的,它们能够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其他方面的积极情
感。问题就在于某些父母过分看重正面情感的培养,而忽视了
负面情感的培养,如羞傀感和负疚感。误认为这些负面情感会
使孩子丢失自尊心,会对孩子情感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其实
不然,人类的每种情感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避免孩子在情感
发育过程中产生负面情感,就好像从画家的调色板上拿走一种
颜色,使画家不但失去了某种颜色,更重要的是将失去可以用
它来调配各种色调的机会。羞愧感和负疚感就是这样的一种负
面情感,它们对于人类情感学习和行为的作用,远比正面情感
要大得多。让孩子对自己有害于社会的行为感到羞愧,是一种
改变其行为的合理方式。羞愧和内疚之类的负面情感可以有效
地用来塑造孩子的道德行为。那么,如何恰如其分地使用这些
“负面”情感呢?
(1)规定要前后一致,被违反后的惩罚力度也要前后一
致。确保惩罚公平、适度、有效。
(2)对超过10岁的孩子,若破坏了重要规定,而常规的
惩罚又没有效果,做父母的应让他们自己列出惩罚内容,然后
由中间人(朋友、亲戚等)来决定采取何种惩罚措施》——般情
况下,这种办法能刺激孩子对自己产生较高期望,并努力实现
这些期望。
(3)当孩子伤害了他人时,父母的反应一定要比平常强
烈,比如,如果孩子没有按时交作业.失去了得到好成绩的机
会.结果只影响到他自己。而如果他比平时规定的时间晚回来
2小时,害得你招谅受怕,那么惩罚就应该重—‘些。孩子的行
为一旦伤害了他人,那么在惩罚他的RB4,父母不要害怕表达
自己强烈的情感,如果这种情感让孩子不安,也不要很快安慰
他。这次让他内疚.下次他就不会这么办事不加考虑了。
(4)重视道歉。书面道歉要结合口头道歉一起进行。如果
孩于道歉不诚心,不要轻易放弃,而是不断要求他道歉,直到
他在情感上作出反应。
例如.有一个叫亚瑟的父亲,他有一个8岁的儿子凯文。
无论什么时候亚瑟叫儿子办件事,孩子总是租各地拒绝。后
来.亚瑟在专家的建议下,让凯文写下“我要尊敬父母”的字
样,每次态度粗鲁时,便拿给他看.并且每重犯一次,就要多
写一遏。而且在儿子罚写字条时,亚瑟每次都果断地监督他确
保工工整整地写完。这种情况持续了10次,到第10次时,刚
写了一半,凯文就哭了起来,扑到父亲的怀里,父亲没有安慰
儿子,而是让他写完。从此以后,儿子的态度就发生了戏剧性
的变化。之所以如此,就是由于凯文在一次又一次的道歉中,
终于触动了他的羞愧感和负疚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而
最终改变了以往的不良行为。
编辑者:南昌家教(www.ncblsj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