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咨询

塑造孩子良好品德的一般策略


来源:南昌家教网 日期:2014-5-27

 

 
    以下一般策略对塑造孩子的品德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握这些方法可以不变应万变o
    1.正强化策赂
    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研究发现:孩子一旦出现一良好的品
行,如把自己的玩具结别人玩,就立即给以正强化,那么,孩
子以后就有可能再出现这种行为。
    所谓“正强化”就是用一些鼓励的办法.如口头表扬、赞
赏、微笑、轻抚、物质奖励等方式来强化某些行为,以期待这
一行为的再出现。孩子特别是学前儿童最喜欢“表扬”,因此,
“正强化”对塑造他们的行为特别有效。大量实践也证明,孩
子的大多数行为就是经过无数次的“正强化”,在头脑中留下
印记而得来的。如邻居家的孩子见到我,向我打招呼:“阿姨
好”,我答应后立即夸奖厂他:  “你真有礼貌,真是好孩子”,
从此以后,他每次见到我都会问候我。
    但是,如果对不良品行“正强化。,就会形成孩子的不良
行为,如孩子和小朋友打架、家长看见自己的孩子吃了亏,非
常生气,但又不能去打别人的孩子,于是就对自己的孩子教育
起来:“下次他再打你,你就狠狠打他,这样才对。”像这样误
用“正强化”,孩子的打人行为有可能从此培养起来。因此,
家长在使用时须注意:
    (1)避免误用正强化。
    (2)及时正强化。如果不及时,效果不佳。
    (3)正确选择强化物。选择什么样的强化物
是其他,视具体孩子而定,但物质奖励不能太多
免孩子为“东西”而为,失去强化的目的。
    2.榜样示范策略
口头表扬还
太频繁,以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儿童主要是
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的重要行为而学习一些社会道德规范的。
儿童心理学认为:模仿是儿童认识外界和形成行为的主要途
径。这说明儿童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模仿周围成人的
行为而得来的。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最亲近的人,你们的行为对
孩子员具有示范性,孩子也最愿意模仿,你们自己就是孩子的
榜样。因此,为人父母就要时刻“以身作则”,重视自己的
“言传身教”。请时刻记住:
    (1)树立好的榜样。榜样有好有坏,坏的榜样能形成坏的
品行?甚至比好的榜样更易为孩子所模仿。
    (2)为孩子提供其他可模仿的好榜样*家长可引导孩子向
身边的伙伴学习,因为同年龄的人所表现出的好行为,孩子比
较熟悉,更为接近,更为具体,便于模仿。另外,家长还可通
过让孩子听故事,看图书和影视作品等形式,让孩子感受榜样
人物的所作所为,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促进他们对榜样人物的
模仿。
    (3)提供榜样不要伤害孩子的自等心。有些家长在让孩子
学习榜样时,不停地涝叨、数落孩子,这会使孩子产生反感而
不愿学习榜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与父母对着干,这样就收
不到好的效果。
    3.言语指导策略
    言语指导就是用说教、讲解、谈话、讨论的方法,对孩子
进行劝导。这是家长教育孩子最简便和经常的方法。
    有人说长篇大论孩子根本听不借c其实,现在的心理学研
究表明,给予孩子直接的言语指导,如表扬孩子的分享行为
时,讲给他听这样做的好处,而批评孩子的自私行为时,讲解
这样做的害处,对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十分有效。因此,家长
不应放弃这一传统的说教方式,同时注意说教方法:
    (1)简短易懂。说教太长.孩子容易厌烦,语言太抽象,
孩子听不明白。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掌程奸这个“度”c
    (2)语言要生动。说教应该是带有情感色彩的,此外,家
长还可采取诗歌、绕口令的形式向孩子讲明道理,避免语言枯
燥乏味.造成孩子厌烦心理。
 

 

编辑者:南昌家教www.ncblsjj.com)